自己找工人,謹記4點不被坑!
現如今,普通人家買房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購房支出大筆花銷后,很多人便想在裝修時省些錢,比如自己在外面找工人,相對價格低,并且也比較方便。
不過,外面的裝修散工存在的貓膩實在不少。有著30多年裝修經驗的老師傅告誡大家:自己找工人,一定要謹記以下4點。
偷工減料
由于技術不到位,也有可能因為素質參差不齊,在外找的裝修工人很容易出現偷工減料的情況。比如水電工程,像電線這種在表面看不出來的材料很容易做手腳,水管電線管道不按規范隨意鋪設。
類似的地方還有防水工程,刷防水漆的時候萬一工人粗心大意沒做好,后期也根本注意不到,等到發現問題的時候,房子已經開始漏水滲水了,生活肯定受到影響。
提示:為了預防這種情況,業主就需要多花費時間在工地監視。如果時間不允許,那么起碼在幾項比較重要并且容易出問題的工程進行時到場,包括:水電工程、防水工程、墻面開槽、貼瓷磚和做吊頂。
材料里撈油水
散工都是一錘子買賣,在一戶人家里干活兒掙到的錢是固定的。因此為了能多賺些,有些工人會在材料上動歪腦筋。像老房翻新,水管、插座、電線等等這些耐用材料如果使用時間不是很長,完全沒有更換的必要,而有些工人會抓住這點慫恿住戶更換新品,自己則借機順走舊材料,牟取利益。
還有一點可能就是工人工作時會強調材料不夠,需要繼續購買,而其實真正施工時用不到這么多,最終購買的材料連包裝都沒有拆開就不見了,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就是工人給偷偷拿走了。
提示:材料是裝修中的一大筆支出,因此要仔細清點核對。拆除材料保存在工地由自己解決,不允許工人帶走。購買材料的明細要列出來,在工地進行驗收、點數后方可施工,工程結束后再進行工程量計算,根據工程量清點材料,保證所購買的材料全部用于自家裝修中。
偷梁換柱
很多業主發現,明明已經指定購買了某個品牌,去工地的時候卻發現換成了其他品牌,如果不仔細看,真有可能看不出來。而最容易被掉包的就是乳膠漆、電線這類不易察覺的材料。
偷梁換柱,聽起來很不可思議。有些工人會把業主購買的高級環保材料偷偷替換成價格低廉的劣質品,再把高級材料倒換出去牟取利益。結果,業主花費大價錢卻弄了一房間的假冒偽劣產品,實在是冤得很。
提示:裝修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嚴格把控材料的包裝、品牌標識等,謹防工人偷梁換柱。
惡意增項
增項是指在裝修過程中出現工程變動或修改,由此造成增項。其實增項是正常的,畢竟實際施工情況和預計情況多少會有些出入。
但是一定要防范工人惡意增項,比如在談價錢時,報價單位使用不明確,水電工程使用“項”作為單位,結果施工時告知業主,原來的價錢只是項目費用,還需要根據管道的長度另算人工費,將本來屬于一項的工作分開計算等等。
惡意增項的原因就是不透明、不確定,包括價格、工期、工作內容等。所以在開工之前,一定要簽訂合同,合同的各項明細都要一一列出,材料費、人工費,精確到每一步····